当前位置: 首页 >> 互动空间 >> 每周一书 >> 正文
每周一书

每周一书|《太白金星有点烦》

总访问数: 发布日期:2025-03-03 14:54 字体大小: [打印]

作者:马伯庸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太白金星有点烦》这本书以太白金星李长庚为叙事中心,巧妙地将古典神话与现代职场生活相融合,重新诠释了《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取经的故事。

书中共有三条主线——唐僧的取经修行、李太白的金仙晋升、悟空大闹天宫真相的揭秘——构成了一幅错综复杂的画卷。作者层层铺垫,悬念迭起,引人入胜,而故事高潮处的反转更是令人拍案叫绝。

与传统的《西游记》不同,这里的取经之路是由灵山主导,天庭协助的一项活动。“九九八十一难”不再是单纯的考验,而是观音菩萨和太白金星根据安排精心设计的一场场戏剧。没有电视剧《西游记》中表现出来的惊险,这里的劫难都漏洞百出,关照之意溢于言表。菩萨多此一举送袈裟,土地现身表祝福,唐僧表面被妖怪抓走,实则在洞里与妖怪称兄道弟,联手演戏。为何取经路如此荒谬?这背后的深层原因,正是唐僧“金蝉子”的身份,以及天庭与灵山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天庭职场的现代映射

马伯庸巧妙地将古典神话与现代职场相结合,创造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天庭职场世界,尔虞我诈。这些救苦救难的神仙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救世主,而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会犯错,会烦恼,拥有七情六欲。

太白金星李长庚,本是一心一意求证金仙大道,却被迫卷入了这场“权力的游戏”,成为项目经理,负责筹划项目开展,并且与甲方负责人观音菩萨对接。他不仅要面对天庭内部的各种利益纠葛,还要应对西天诸佛以及取经路上心怀鬼胎的妖魔鬼怪。费用报销、工作汇报、人事安排、安抚领导等,这些现代职场中令人苦恼的问题,在李长庚这儿也是一个不落。天庭和西天的势力均衡,各路大仙硬塞的“关系户”,各地妖怪暗藏的心思让他应接不暇。处理天庭文书时,他不仅要学会解读玉皇大帝批复中的阴阳不定之处,还要提防位高权重却心怀不轨的一些神仙,生怕一不小心就被卷入巨大的阴谋之中。这种人情世故与人际交往简直比取经路上的八十一难还令人头疼。

权谋与人性的探讨

本书中,作者细腻的笔触也隐藏着对权谋策略以及人的本质的深入思考和探讨。西天取经的九九八十一难表面上是对唐僧师徒的考验,实际上是灵山和天庭的权力较量。

在这场较量中,各方都想借机牟利,而唐僧师徒,李长庚等人都成了他们手中的棋子。甚至唐三藏的三个徒弟也都是被精心挑选和安排的,悟空是灵山指定的,八戒是玉帝钦定,沙僧则是西王母的人。这个安排既体现了各方权力的利益平衡,也体现了天庭和灵山在人事安排上的权术运用。同时,悟空偷金丹、搅乱蟠桃宴的传闻,竟是在替天帝的侄子二郎神背锅,因为悟空是从下界飞升,在仙界毫无根基。而后谣言越传越盛,罪魁祸首二郎神还上门挑衅,猴子气不过便打上天宫,天宫请来佛祖镇压,既撇清了天庭的干系,又能制衡孙悟空,避免真相败露。

书中李长庚多次提到,要达到太上忘情的境界,要舍去俗念前缘。可是,在面对宝象国公主百花羞被黄风怪强抢之事,观音菩萨,李长庚以及唐僧师徒都没有袖手旁观,他们心中尚有正义这条底线在,有人性的良善在,并未变得完全无情无欲,超脱因果,以至于在取经结尾,唐僧金蝉脱壳,带着自己的灵体继续回大唐讲学;悟空也留下自己的灵体化作六耳猕猴的模样,弥补六耳的遗憾;李长庚自己则在证道金仙的同时留下了欲念的化身投胎重生。太上无情不是无情无欲,而是心无挂碍,唯修己身。

人生启示

书中吴刚伐桂这段故事让我感触颇深。吴刚,一个痴迷于伐桂,并乐在其中的人,相比取经小队,吴刚就好像是“小人物”。再小的人物也有存在的价值,即使没有对社会作出巨大的贡献,也在努力过好自己的生活,努力追寻自己的价值和方向,就像余秋雨所说的“再小的个子也能给沙漠留下长长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让历史吐出重重的叹息”,存在即有意义。

地仙之祖镇元子与太白金星李长庚的人生选择也是两种生活态度的比较。镇元子能够飞升却甘愿留在下界做个散仙,靠卖人参果赚钱,自产自销,在人间被追捧,同时又不过多受天庭管辖,生活好不快哉。李长庚则为了追求理想,在错综复杂的天庭上班,劳心劳力。因此,我们需要认清自己的目标,朝着目标前进,不要被他人的意志所裹挟,失去活着的意义和方向。